賈雨,中國原生態山水畫派創始人,中國國禮特供藝術家,作品錄入《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范本》。《中國藝術范例》藝術教材范本。1954年生于成都,號;滴墨浪子。自幼習畫,師法大自然,得馮建吳、石魯兄弟點撥,從事美術工作。
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,香港行政藝術界聯合會行政美協副主席,中國美術家協會(ASIA)創作中心導師,中國網教中心客座教授,國家現代藝術中心高級研究員。
先后被授予“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”,“世界華人藝術領袖”,“中國美術大師”,“中華當代文人藝術家”,“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”,“當代中國書畫藝術領軍人物”,“中國書畫家百杰”,中韓、中日“文化交流使者國際藝術家”,“中印藝術交流大使”,“中泰友好終身形象大使”,“中美文化交流形象大使”等多種榮譽稱號。
專刊報道
賈雨的作品筆墨豪放,大氣磅礴,吸取了西方繪畫的巧要和中國傳統繪畫以及民間藝術的營養。以香格里拉這方圣土和田園小景為題材,采用焦墨重彩,新水墨為繪畫語言,形成了自己獨特鮮明的繪畫風格。他善于觀察世界,用自己的真情詮釋大自然的本真,大膽的用筆用色和新穎的畫面結構令人耳目一新,給沉寂多年一成不變的中國畫現狀注入了新鮮血液,徹底顛覆了中國畫千篇一律的格局。
2018年1月,中國原生態山水畫成功申遺,正式列入中國非遺項目,賈雨作為代表性傳承人。“非遺傳承人” 在很多發達國家被稱為“人家國寶” ,隨著我國的經濟文化發展,尤其是十八大后,國家越來越重視對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,隨著“供給側” 改革,非遺傳承人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民間的重視。“傳承人” 已經是從事傳統文化和傳統技藝人的“家族榮耀” 和文化產業的“最高品牌” ,是可以傳世的光榮血統,和最具有影響力的品位素養。此次成功申遺使中國原生態山水畫將在國家的保護下,在國家非遺法的指導下更上層樓再鑄輝煌。
2008年入選影響中國100位藝術大家(文化部);
2008年先后榮獲中國藝術家杰出貢獻獎,中國書畫藝術成就貢獻獎;
2009年1月被評選為國務院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國(賓)禮特供藝術家;
2010年1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日史編緝委員會授予"共和國杰出書畫藝術家最高榮譽成就獎'',個人傳略收錄在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.世博卷》中,永載史冊; 2010年12月被授予“世界華人藝術領袖”(2010年度)榮譽稱號;
2011年6月被英格蘭皇家藝術基金會聘為永久學術顧問,并授予銀質勛章。個人信息載入《世界藝術百科全書》相關卷集,永載于世界藝術史冊;
2012年10月作品《雪域神舟》系列亮相法國盧浮宮(法國盧浮宮中國書畫名家邀請展);
2012年12月被授予“中國美術大師”榮譽稱號;
2013年1月被授予“十八大文藝代表人物”榮譽稱號;
2013年3月入編《中國創新智庫.改革開放35周年推動力人物名典》(文化部)。
2013年12月,作品香巴拉的紅月亮入編中國高等美術院校教學范本《中國當代書畫名家巨匠》大畫冊。
2014年1月12日杭州沃恩第四屆“印象•西湖”財富浙商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375號拍品《紅原.系列之三》以418000.00元成交,成為此次拍賣會一大亮點,也再次刷新了其個人作品近年來的拍賣紀錄。
2014年7月12日在自己60歲生日宴上,為了維護藝術的尊嚴,當眾撕毀自己不滿意的畫作,其價值上百萬元。
2014年8月,作品《春暖人間》作為國禮贈送泰國皇室。泰國皇室授予了賈雨“人類文化杰出貢獻獎”和中泰友好終身形象大使榮譽稱號,泰國素博巴莫親王、東盟加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主席羅宗正先生親自為賈雨頒發證書。
2014年9月,榮獲“共和國詩書畫功勛獎”金獎,同時授予“共和國詩書畫功勛人物”榮譽稱號。
2015年8月,為慶祝中美建交36周年,中美杰出華人賈雨郵票紀念珍藏冊,由美國郵政和美國集郵集團出版并向多國發行。
2015年9月,在“首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文藝功勛獎”評選中,榮獲金獎,同時被授予“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物”榮譽稱號。
2017年8月,作品心中的日月,春雨,秋山有詩被錄入《中國藝術范例》藝術教材范本。
2017年10月,榮獲“中國藝術金鉆獎”,作品入選“頂級收藏. 國家文化真跡”大型畫冊。
2017年12月被授予“感動中國. 最美藝術家”榮譽稱號,個人傳略輯入《感動中國. 最美藝術家》大型典籍。
2017年12月,作品入展“中美當代名家書畫展”,并被授予“中美文化交流形象大使”榮譽稱號。
主要作品在國內外美術大展賽中榮獲各種獎項三十余次。作品及藝術簡歷入編《中國美術年鑒》,《祖國鑒藏》,《大家風范》,《中華當代藝壇巨臂》,《影響中國的100位藝術大家》,《新中國美術家大典》,《中國美術家作品集》,《蘭亭雅韻》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杰出書畫藝術名家大典》,《當代名家》,《中國收藏》,《中國書畫家大辭典》,《中國藝術三十年史志》,《中國書畫名家名作典藏》,《中國精品藝術》,《名家墨跡》等上百部典、集。并多次在釣魚臺國賓館,人民大會堂,人大會議中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。
《人民美術報》,《國際文藝月刊》中文版,《領軍人物》,《中國新聞社》,《鳳凰網》,《新晨報》,《世界知識畫報》,《書畫市場報》,《四川日報》,《山西工人報》,《中華民族電視臺》,《藝術博客雜志社》,《山東電視臺》,《神州詩書畫報》,《新農村商報》,《現代生活》,《收藏快報》等對其藝術成就給予專題介紹。其作品曾在韓國,英國,法國,加拿大,美國,日本等國家展出,并被多家機構和海內外人士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