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稿人:黃任之 鄧斯維
陽春三月,春回大地,萬物復蘇,在這個生機勃勃的時節,春風攜著暖意與善意,吹遍大街小巷,也掀起了學雷鋒的熱潮。雷鋒精神如同一股溫暖而持久的春風,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積極向上、無私奉獻。在這充滿正能量的月份,心理學與學前教育專業的多名黨員教師,在黨支部書記何浩宇博士的帶領下,與22級心理學1班的54名同學(同時也是湖南公益在線的心理志愿者們)精心策劃了“沙盤中的心靈之旅”公益在線活動,為新手心理咨詢師搭建了將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平臺,深刻領會雷鋒精神的內涵,體驗社會心理服務的職業道德情感,落實利他主義的和諧社會共建鵠的。
大家一致贊同,踐行時代文明,傳遞雷鋒精神。通過實際行動將這一紅色革命傳統傳承與發揚,共同營造充滿愛心與奉獻的校園氛圍。這次活動為53位大學生來訪者開展一對一的個人沙盤志愿服務,專業涉及到智能制造、文化與傳播、教育學等,大家都渴望能為大眾心理健康貢獻了一份積極的社會力量,發揮黨支部在構建健康中國行動中的先鋒堡壘作用——“心”動力。
此次活動以個人沙盤游戲體驗為核心。沙盤游戲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,由瑞士心理學家多拉·卡爾夫創立,它巧妙融合了榮格深邃的分析心理學、充滿智慧的東方哲學,以及別具一格的沙箱技術。二戰后,人們心理創傷增多,沙盤游戲憑借非語言溝通的特性,在心理咨詢領域推廣開來。沙盤游戲需要來訪者在特定空間內,借助沙具在沙盤上構建場景,以此呈現內心世界,幫助探索和表達情感與沖突,實現自我療愈與成長。
沙盤游戲為來訪者開辟出了一個安全的空間,通過沙具構建場景,外化內心沖突,激發來訪者的自愈力,修復心靈創傷,并幫助提升來訪者情緒管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在沙盤之上,他們盡情發揮創造力,構建出一個個獨一無二的場景。這些場景,宛如內心世界的一面鏡子,將難以言說的情感與沖突直觀呈現。來訪者在調整和重建場景的過程中,悄然完成了自我療愈,收獲心靈的成長。
沙盤游戲適合于有情緒問題、行為問題、學習困難、社交障礙的兒童和青少年,以及面臨壓力、焦慮、人際關系困擾、自我認知困惑等問題的成年人,同時也適用于希望改善親子關系、家庭關系的人群。
來訪者能在這一過程中,更好地認識自我、緩解壓力,探索內在精神世界。新手心理咨詢師在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導下,借助這一技術為來訪者提供服務。
在活動期間,新手心理咨詢師與來訪者一對一交流,引導他們挑選沙具,搭建個人沙盤場景。來訪者的每一次沙具選擇,都像是在講述心底的故事。每一處場景布局,都直觀呈現其內心世界,幫助他們覺察自我和緩解壓力,促進參與者的心理健康與個人成長。
本次公益活動中,新手心理咨詢師們認真聆聽來訪者的心聲,細心觀察沙盤中每一個沙具的位置與組合。
其中一位來訪者在沙盤中搭建了一座孤獨的小島,島上僅有一棵樹和一只小狗。新手心理咨詢師依據心理學知識,引導來訪者探索小島背后的情緒,幫助其正視內心的孤獨,找到應對的方法。
另一位來訪者在沙盤中圈出一片干涸的河床,河床上橫亙著一艘木船。新手心理咨詢師運用投射理論,引導來訪者思考木船被困的處境。一番交流后,來訪者坦言學習上的挫折,讓自己像這艘木船般陷入僵局。志愿者教師巧妙引導,幫助其直面困境,來訪者隨后在沙盤中添加了象征助力的清風,寓意重新出發。
還有一名來訪者擺了一個呈現了鄉村場景的沙盤,有房屋、樹木、小動物。教師從擺放的沙具入手,這些元素可能反映出來訪者內心對寧靜、自然生活的向往與追求。
隨后,黨員教師向心理志愿者們介紹了沙盤的讀盤、分享環節的操作要領,并引導他們進行深入交流和分享。來訪者們積極地表達了自己在游戲過程中內心的矛盾、困惑以及對他人和團體的期望。
最后,何浩宇書記為大家作精彩的總結督導點評,他說,在整個過程中感受到了各位心理咨詢師之間的配合與默契,感受到了大家熱愛生活、熱愛專業、積極輔導來訪者的陽光心態。作為初始沙盤,整體融合還可以繼續加強,部分沙具如車輛、城堡、帆船等還可以引導來訪者有更多的探索和分析,希望大家可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好地服務社會、心理育人賦能,也能借助沙盤探索自我、關懷自己。
心理健康沐春風,雷鋒精神共踐行。通過心理疏導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,讓來訪者對自己有了更深的洞察和理解,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建立起堅強的心理支柱。同時,新手心理咨詢師不僅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,提升了實操技能,還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雷鋒精神。他們用愛心與專業,為社會的心理健康事業添磚加瓦。本次公益活動為大眾心理健康提供了幫助,更為營造關愛他人、服務社會的良好氛圍注入了活力,激勵更多人投身到學雷鋒公益活動中來。心理學-學前教育黨支部將持續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,把無私奉獻當成一種責任,用愛心續寫雷鋒故事,讓雷鋒精神永放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