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青青青青操/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/在线观看一区/中文字幕欧美专区

歡迎訪問時代月刊!

當前位置:首頁 > 藝術資訊 >

公益在線湖北站參加 紀念武昌建城1800周年民間收藏暨文化沙龍
時間:2023-12-14 15:34

撰稿:余長庭 邱琹 胡斌 羅紹長 鄭正權 祝平燕
2023年12月9日,公益在線湖北站站長祝平燕與副站長胡斌、羅紹長、鄭正權、社會服務部部長邱琹等同仁,參加了武漢長庭陶瓷博物館館長/公益在線湖北站副站長余長庭先生發起舉辦的“紀念武昌古城建城1800周年品物·讀城——民間收藏展暨‘漫談武昌’文化沙龍”活動。

 
此次活動由武漢長庭陶瓷博物館聯合武漢市秋楓記憶博物館、武昌古城保護中心、湖北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?!镀肺镒x城一-紀念武昌建城1800周年民間收藏展暨“漫談武昌”文化沙龍》展給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可觸摸歷史的、更直觀體驗和多元開放的時空對話平臺,真正踐行用物講好武昌古城的故事,讓大眾觸摸武昌古城的厚重歷史。
一部武昌史,千年荊楚魂。楚天極闊,武昌古城文脈綿長,地靈人杰,昔人筆下詩驚千年:白云悠悠,黃鶴歸來……武昌是一座文化名城,黃鶴千載詩韻猶在,曇華百年書聲朗朗;武昌是一座千年古城,從三國東吳孫權筑城,到隋唐江夏騷客云集;從明代楚王藩府湖廣會城,到清末開埠江漢朝宗;武昌也是一座文明之城 ,從九省通衢的云夢古澤,到長江文化公園的核心地標;武漢還是一座英雄之城,從宋代岳飛抗金到辛亥首義,從武漢會戰到防洪救災,歷史上無數風流人物在這里演繹大江東去的壯麗畫卷。
 
 
如今的武昌,是底蘊深厚的人文之城,是宜居宜游的山水之地。武昌的建設發展,古城的文脈傳承,也在這個重要時刻迎來了更多“江流賢勝”的關注?;顒娱_幕式上,湖北美院實驗藝術學院彭柱武書記向來賓介紹:武漢長庭陶瓷博物館館長余長庭先生,以一己之力,堅持田野考古20余年,他如“拾光機器”般搜羅搶救散落民間的器物寶藏,以一顆匠心,近乎“癡迷”的執著精神,立足武昌地域文化,守護武昌古城文化之根、文脈之魂,他的藏品豐富補充了國有博物館的文化基因庫。
活動現場的展柜里薈聚了跨越千年的實物遺存,有來自新石器時期的石器、陶器;有唐宋元明時期的茶酒器、城磚、爐鼎……從禮器之大者到日用之小物,無一不裹挾著歷史深遠處的仆仆風塵向我們款款而來。這些器物遺存既是歷史真相的全息基因圖譜,又是非遺記憶的原始研究資料。一磚一瓦撥動著歷史的回響,一簞一瓢撫摸著歲月的漣漪。
 

 
 現場訪談期間,余館長動情地說:“最好的鏡子是歷史,最美的風景是文化。花開雖美卻有期,而文化永不凋零,我辦館的初衷就是想要讓青少年一代關注歷史文化,傳承民族文化,從親身感知器物材質、功能、造型、文字符號中體會先民們智慧與美的創造。”
 
 
湖北美院實驗藝術學院彭柱武書記說:新時代我們要利用“Z時代” 數字原生民的優勢,開展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,讓文物活起來,真正做到文旅融合,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湖北篇增光添彩。燦爛的荊楚文化以生態、文化、技能為特征,是長江流域中華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的典范代表。當前,在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思想的指引下,國人文化自信進一步增強。 惟楚有才,物華千載,在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征程的實踐中,武昌正發揚“首善之區”敢為人先的精神,矢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做出新貢獻。
 傳統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,需要積聚更多文化志愿者的力量,讓我們攜起手來,以文化人,以美育人,用美物講好武昌故事。(本文參考了網絡上的內容,鳴謝?。?/span>